近日,寧夏交投科研所和河南省大道路業有限公司,在寧夏 S30 線古青高速寧東北收費站廣場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G1816烏瑪高速銀川繞城段瀝青混凝土路面上,應用水環氧瀝青鋼渣超薄抗滑表層技術,解決路面抗滑能力不足問題。這是國內以水環氧乳化瀝青為膠結料和工業固廢(鋼渣)用冷拌冷鋪工藝在高速公路養護上的首次應用。
此次應用的水環氧瀝青鋼渣超薄抗滑表層技術,采用鋼渣替代天然石料作為高強耐磨骨料,以水環氧乳化瀝青作為高性能膠結材料,使用專用設備在常溫下拌和、攤鋪、碾壓:形成高強度的厚度為10~12mm的抗滑表面層。該技術可有效地解決路面的抗滑問題,且抗滑能力衰減速度很慢,適用于各種路面、橋面表層鋪筑、養護。
近年來,河南省大道路業有限公司聯合多家工程技術研究所通過對省內外不同鋼廠鋼渣集料物理特性的研究,探索出適合鋼渣集料新型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為鋼渣集料的應用做了充分的技術儲備。
在建設交通強國和實現“雙碳”目標背景下,開展鋼渣作為筑路材料的關鍵技術研究對于推進固廢材料利用、減少公路建養資源消耗具有重要意義。此次試驗路段的成功鋪筑,為我國高等級公路施工建設材料和工藝應用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徑,對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